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第2版:二版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劳动时报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五斤面条的随礼


□袁俊


童年时代很喜欢走人家。在我们家乡,参与婚丧嫁娶活动统称为走人家。上世纪70年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走人家毕竟可以改善伙食,有时候走人家还可以弄到一二元钱的零花钱,或可以弄到零食吃,堂姐出嫁、表姐出嫁时我都弄到过钱,印象最深的是和母亲一起去吃“九朝”宴。

在我们家乡,孩子出生第九天,要办酒庆贺,叫做“九朝”,后来演变成做“满月”、“周岁”、“五岁”“十岁”等。记得1976年夏天,大姐家第三个孩子出生,母亲早在几天前就开始张罗,我当时约八岁左右,听到消息后就和母亲吵着要去,母亲也就同意了。

七十年代在我们那个地方,“九朝”、“周岁”随礼就是面条,在我的记忆里,很少见到随现金的。七十年代也只做“九朝”、“周岁”,八十年代以后才兴起的“满月”、“五岁”、“十岁”等。随现金也是八十年代以后才兴起的。

做“九朝”的前几天,母亲就开始准备随礼的物资。母亲早早就把小麦筛好,大概二三十斤小麦,分均匀装在箩筐里,安排哥哥和我到相邻的中心村面条加工厂去换面条,隔壁也安排定泉和定美两弟兄和我们随行去换面条。

我们村离中心村大约6公里路程,虽说只有这么远,但远路无轻担,天气又炎热,去的时候挑的是小麦,回来时候挑的是面条,由于时间久远,当时一斤小麦能兑换多少面条已经记不清了。

到了要走人家的这天,母亲早早的起来,帮我换上走人家的衣服,用篮子装上五斤面条,当时家里估计也没有称,就是满满一篮子面条,用布盖住面条。再装了50个鸡蛋,和伯母、移交、定美等大人小孩五六个人就相伴去走人家。

从我们家到调源村约20多里路,当时天气比较炎热,大人都是一手揽着一个装面条的篮子,我们几个小孩虽没有提东西,但大热天走这么远的路还是累的,我们在路上走走停停,路上也没有水喝,一直走到姐姐家才有水喝。

好不容易到了姐姐家,见过姐姐抱着才出生的婴儿,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母亲把一篮篮面条交给姐姐,然后安排她们坐,说等会儿就可以吃饭了。

中午午餐是在姐姐家的客厅里进行的,当时摆的四桌。每桌八个人,菜品已经记不清了,但四盘两碗是那个年代的标配。对我而言,那餐午饭是吃得最饱的,还吃到了“久违”的面条。

吃过午饭,准备拿篮子回家了,只见姐姐的房间里簸箕上堆满了面条,大约有100多斤,在那个年代,家里有100多斤面条算很富足了。旁边放着20几个空篮子,篮子里面均放了一筒用红纸包着的法饼,一筒10个,算是回礼。

从我姐姐家出来,再回到我们的家,大约需要2个多小时。

一个时代,一个记忆。“九朝”宴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绿色出行,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生活水平。

上世纪七十年代面条随礼和饼干回礼,却依然保留着光阴里的故事和情感,代表着七十年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而在我的记忆里,它不单单是一次吃得有滋有味的宴席,在它的背后还留有一串串让人印象深刻的礼仪文化符号。

上世纪七十年代面条随礼和饼干回礼,记忆深刻。在我脑海深处,撮一勺乡愁,烫一壶往事,这颗念旧的心又把回忆抱在怀里而不肯撒手,时而泪水朦胧了双眸。


我要评报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劳动时报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劳动时报电子报刊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劳动时报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网友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