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版:四版
大地的浪漫主义者 ——读傅菲《深山已晚》
□陈玉珍
按自己的意愿,收拾一个院子,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2013年7月,作家傅菲从江苏上饶出发,来到福建荣华山。在这里,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收拾一个院子,并且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布局。比如在院子外圈一个篱笆,在院子中间建一个水池,院子里要种满花草……
山民们看到他整日忙忙碌碌,觉得不知所谓。“你想学手艺吗?”
“不是啊!”他说。
“你这个架势,可能要修到入冬呢。”
他就真的修到了入冬。在他看来,每天找些事做,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人在山中,其实大多数时候,无所事事。但睿智如他,总能给自己找到外人看来十分无聊,而他自己觉得十分浪漫的事情可做。
比如在盛夏的晚上,摆一张竹床在水池边上,等夜晚的月光朗照;霜降的时候,带上信封去收集草籽;冬天要来的时候,预备木柴、烧酒,款待这个消失一年的人;清晨,在鸟叫声中醒来,去山道上邂逅一只鸟,一棵树,或者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山谷……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人一山,一个小院,傅菲一待就是六个春秋。栽花种柳,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他的脚步追着山道,在田边,在溪边,在田畴,哪里有棵树,哪里有简易的窝棚可供临时休息,他比山里的农夫还要门清。
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农夫。他看山是山,也不是山;看水是水,也不是水。以身为介,布道自然,属于诗人的一颗心,时刻在他的身体里跃动。他伸出双臂拥抱万物,万物也对他报以微笑。俯仰之间,洞见天地,也洞见自我。
像极了写《瓦尔登湖》的梭罗。
如果说,读书是灵魂的壮游,身体的壮游则赋予了灵魂更多存在的意义。
他敏锐地感知到了那些遗落在山间草藤上的哲思,一颗颗捡拾起来,穿成彩虹献给热爱孤独和迷失喧嚣的人,《星星缀满我的脸》《大地的浪漫主义者》……36个篇什,36篇与大自然的亲密私语。每一篇都干净剔透,闪烁着草木一般的光泽。
喜欢极了这些简约到极致,却又烂漫到极致的文字。他用诗歌的笔触去写生活的具体和层叠的烟火,在哲思与诗性之间自如切换,建立起“令人惊艳的诗性和陌生”。他写星辰,“只要把头抬起来,任何姿势看星星,都是很美的”;他写天空,“豆亮的星,给了黑夜完整的平衡”;他写大地,“无论是草木、昆虫、鸟兽,还是养蜂人,都是大地上的浪漫主义者”……
你仔细品味这些句子,会觉得它们像山间的露珠一样闪耀和跃动。它们是“流淌的、氤氲的诗”,在回荡,在旷远,饱含着滋味,折射出日常生活中那些易被忽略的“折光”。
他坚持自己的表述方式。忠于自然,却不雕刻自然之像;忠于内心,却不失丰富浪漫的想象。把自己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融入到他笔下的自然万物。同时又因为这种思考是深深扎根在大自然伦理之上的,让你觉得,每一句都是神来之笔,浑然天成。如同瓜熟蒂落,草木生发。是“雨中山果落”,是“灯下草虫鸣”。
由此创立了他自己的山地美学。宁静、祥和、绚美、质朴。它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它是哲学的,也是思辨的。他用最朴素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妙又平凡的自然世界。
他前行的路上,注定不会孤独。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追随他的脚步,布道自然,且由着自己的心性,以吹奏,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