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4版:四版
虚实之间
□李佳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十余篇他极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佳作,展现了余华对人性、社会及命运的深刻洞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卷第一篇就把我带进了虚实交织的故事世界。
梦境般的叙述语言与现实的景物描写,为故事营造出虚实难辨的氛围感,使人沉浸其中。书里开篇是远行的开始,“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脚下的路像突然“活”了起来,“我”走在山区公路,好像一条船,瞬间使人有了离家远行的漂泊、迷茫之感,同时隐喻了余华初入社会的心路历程,如同漂流在汹涌的海面,前路充满着未知与挑战。真实的环境交织着虚幻的想象,赋予了自然场景以更多的象征意义,叙述语言的灵活多变为故事增加了更多的艺术感染力。
荒诞的故事情节与现实的人性虚实交织,揭示了人性与现实的多变、无常。“我”奔波一天,无尽起伏的公路找不到一家旅店,终于搭上的顺风车突然抛锚,而紧接着山坡上出现的村民开始哄抢车上的苹果,而汽车司机却在慢慢散步。我捍卫苹果遍体鳞伤,最后却看到司机哈哈大笑着,抢走我的背包和村民一起离开了。汽车抛锚象征着现实中的困境和阻碍,而这段逻辑上荒诞不经的情节又真实反映了人性的冷漠和社会的现实。荒诞中透露着真实,而真实中又夹杂着一丝荒谬,这种虚实交织的情节设置,给了读者对现实更多解读的空间。
精神世界的虚幻渴望与现实世界的具体追寻,象征意义的虚实交织,深化了故事的主题思想。旅店在故事中反复出现,一路上“我”都在寻找旅店,找寻未果,于是搭乘的顺风车是“我”的旅店,汽车抛锚,又重新寻找旅店。“旅店”是理想的归宿和精神寄托,象征着“我”内心的渴望,然而,在现实的旅途中,旅店却始终难以找到。最后,遍体鳞伤的“我”躺在被抢夺后遍体鳞伤的汽车后座,感受到了暖和,原来“我”的旅店竟在这里。“我”终于不再一味向外寻求安全感与归属感,而是开始建立起健全的内心。这种象征意象的虚实映射,更深地触及了故事的思想,使主题更加深入人心。
余华在书后记中表示: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写虚就是为了写实,虚幻之中给了真实更广阔的空间,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实,这大概就是虚实交织的文学魅力吧。